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三卷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4 / 14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7/3 17:59:38
        当然这个我执有两种,一个是外相的我,我们执着大梵天,或者是一个主宰者的神,神我外道,这是外相的我,但是这个地方指的是内在的我,就是第八识的明了性为我,这是微细的。这种情况,就是第七识的现行是能执藏,此识的现行是所执藏。第七意识是能执藏,第八识是所执藏,这句话是怎么说呢?说是,其实第八识是有变化。我们第八识有这个善业的力量,有布施持戒的善业,它变现出一个转轮圣王的果报。这个时候,第七意识就以第八识这一期转轮圣王这个的明了阿赖耶识为自我,当然那个阿赖耶是一种非常具足善功能的阿赖耶,有堪能性的阿赖耶。当第八识的罪业起现行的时候,第八识它变现出一只蚂蚁的身心世界,第七意识这个时候它就以这个蚂蚁的阿赖耶为我。所以第七意识在执着自内我,基本上是不断变化的,它这个我是不断变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《成唯识论》说啦,说第七意识它为什么一直不能明白第八识不是自我,因为第七意识的相应的心所没有念心所,不能够比较,第七意识只能够缘现前的境界。就是说,您前生所攀缘的自内我,是一个转轮圣王的心识,您今生攀缘的是一个蚂蚁的心识,这两个心识有这么大的差别,为什么您还是一直认为这个我是不变的呢?因为第七意识不能比较,它他攀缘过以后就忘掉了,所以第七意识的问题就是它没有那个念力,没有明记不忘的念心所,这个《成唯识论》解释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说第七意识它以每一期生命的阿赖耶为自我,虽然每一期的生命不断地变化,但是第七意识它只能缘当下这个阿赖耶为自我,所以这个我爱执藏就是这样安立起来的。当然这个是果报,身心世界就是一期的果报,当然这果报不是上帝创造,这是阿赖耶识的业力释放出来的。这个执藏就是约着一期身心世界的一种自内我的一个我爱执,安立住一个我爱执藏。我们看这个总结:

        有此三义,故名此识为阿赖耶识。然义虽具三,而正取第三执藏义,名此识曰“藏”,即“阿赖耶”,以“我爱执藏”过失重故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本来第八识的自相在阿赖耶,它是一个藏,这个藏意思开展出来是能藏、所藏、跟我爱执藏。但主要的阿赖耶是以我爱执藏为它的主要的因素,因为它的过失特别地重,这个三界的流转,主要就是我爱执藏引生的,就是这个十二因缘的无明。有无明的攀缘,才有这个行之的业力,有这个业力的薰习,才有这阿赖耶识不断地变化,然后由这个识再产生名色、生、老、病、死等等,所以它在整个生命的流转当中,它的角色特别的重要。所以我们一般讲阿赖耶就是以我爱执藏这个意思来代表,因为它的过失特别重的缘故,值得我们特别注意它的缘故。这个是讲到它的自相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自相等于是一个第八识的一个总相,它的一个总相,就是藏,所以我们知道第八识,我们一听到阿赖耶就知道这是一个藏的意思,摄持不失的意思。这个藏意,其实因相跟果相,是一个别相,这个三相门的第一个是阿赖耶,是一个总相,这个藏是个总相;而因相就是它的一个别相。
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因相——此识能执持一切有漏无漏色心等诸法之种子,又能跟有漏无漏色心诸法种子令生现行,以能生起现行法之种子对望诸法为因,此约“持种”之功能,为此识之因相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地方容易清楚了,我们就不再消文了。说是这个自相当中,自相的阿赖耶义,有能藏、所藏、跟我爱执藏;能藏跟所藏它的本身就是一个因相,受薰持种。这样子的话,受薰持种这个能藏义啊跟所藏义啊,合起来就是因相。这个对我们来讲,它的一切种识,初阿赖耶识,异熟一切种,这一切种就是因相,这个果相就是异熟。

        三、果相——此识能引三界四生五趣等善恶业的异熟果故,为有情众生异熟总报的果体,此约“异熟”之功能,为此识之果相。

        ——糅合《观心法要》——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是从自相的我爱执藏开展出来,第八识他变现了果报,他变现果报的时候,第七意识把第八识的果报把它执取为自内我。这个时候,第八识就扮演一种异熟的功能,这个是果相。这个是蕅益大师观心法要的解释,好,我们再回到讲义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