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说,说你这个车夫,你看到前面有一棵大树没有?看到了,这棵大树它是往哪边倒,他说这棵树是往西方倾倒的,不是很正是往西方向。佛陀说如果你现在把它砍掉的时候,突然间把它砍掉,没有预警把它砍掉,你认为这个树是往西边倒往东边倒?这车夫说佛陀啊,这个树平常往西边倾倒,如果我现在把它砍掉,它一定是往西边倒。
佛陀说如果你的心愿是决定的,你内心当中不夹带任何的杂质,真实的生起决定的心愿求生净土,即使你发生了车祸死掉,你还是到净土去。“由诸业习气、二取习气俱、前异熟既尽、復生馀异熟”。就是说第一个你在你的业力当中有念佛的业种子,当然你也有一些罪业的种子,但重点就是说:因为你心中一心一意要求生净土的业很强,所以滋润净土的业先得果报。“二取习气俱”是非常重要,它有滋润业力的功能。说我现在有个田地,什么种子都有,有杂草的种子,有苹果的种子,葡萄的种子,那么到底是什么种子要生起来,看你对哪一个种子去灌溉浇水,要去滋润这个种子,这个种子才得果报。所以这个地方是说:
生死的果报,是由过去的业力跟你临终的爱取所决定的,当然临终的爱取是由平常爱取的累积!
这两个,不管种子也好、不管你心中的愿力也好,都没有离开心识。所以生死也是由心所变现,这句话是没有错。
己三、释违经三性难(分二:庚一、正释三性不离难。庚二、转释依三性立三无性今初。)
这个地方讲到第三个问难“三性不离难”,看论文:
庚一、正释三性不离难
若唯有识,何故世尊,处处经中说有三性?
这个地方应该是中观的学者来问难,说唯识学安立的万法唯识的道理,但是世尊在经中(这个地方不是中观的学者,是下一段,对不起)。这个地方是说既然万法唯识,但是世尊在大乘的经典当中,明显的说出诸法有三种体性——依他起性、徧计所执性,圆成实性。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,如果一切法是由心所变现,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,因为他只有一个心。
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说有三性,应该有三种体性,你说是由心所变现,那么一切法应该只有一个体性,就用三性的道理来问难,万法唯识的真理。看天亲菩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: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