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10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6 / 12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7/3 17:59:38
        前面是一个差别相,这个地方讲到总相。就是说这六个心识在我们的生命当中,到底是扮演的什么角色?就是了境,它能够去了别六尘的境界,前面的异熟跟思量这个功能,都没有明显的去对外界的了别。第八识是异熟,它这个心识就是保存业力,等到因缘成熟的时候,再把业力释放出来变现果报,它的工作就结束了。第七意识的思量,它就是在果报当中产生一个自我意识,住在果报里面去受用果报。那么前六识是干什么呢?面对整个色身香味触法的境界,加以详细的了别。当然这个了别包括去受用果报,也包括了去造作业力,都叫做了别。

        好,我们看附表第十一,把第三能变的一个相貌先做一个简要的说明:

        附表第十一[差别有六种,了境为性相],差别有六种是讲到第三能变的一个别相,了境为性相是说明它的总相,我们看识论:

        《识论》云:“了境为性相者,双显六识自性行相,以了境为自性故,即復用彼为行相故。

        先到第一段,这段是说明它的总相。第三能变的主要功能就是了境,它能够了别六尘的境界,先作一个总说。第二段再看它的别相:

        由斯兼释所立别名,能了别境,名为识故。如契经说:眼识云何?谓依眼根了别诸色,广说乃至意识云何?谓依意根了别诸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了境的功能开展出来有六个识,这六个识都是依止它的根来安立它的名称,眼识是依止眼根来了别色尘,乃至意识是依止意根了别法尘。那么有关这一点我们看这个表:

        了境为性相,那么我们先说明了境,了境的性相是一个内在体性的内二分跟外在行相的见分,识分我们后面再详细的说明,先知道这个了境就好。差别有六种,就是说明六识各有它所依止的根,跟它所缘的尘境,比如说眼识,它在了别的时候要依止眼根了别色尘,乃至于身识是依止身根了别触尘。所以它都有它依止的根,跟它所了别的范围。第六意识依止意根来了别这个法尘,什么叫法尘呢?前五识落谢的影像,比如说你看到颜色,这个颜色就落到心中,由第六意识来了别。或者是香味等等,五尘落谢的影像,都叫做法尘。

        《成唯识论》是把前六识全部判作一类,叫做了境能变,诸位要研究《八识规矩颂》玄奘大师把八识分成四类,对不对。第八识是一类、第七意识一类、第六识是一类、前五识是一类。《八识规矩颂》它是把心识分成四类,那么为什么有的唯识学,把第六识单独起来不跟前五识合在一起。这个地方《成唯识论》它解释说,因为前五识跟第六识有三点的不同,也可以分开,三点不同我们说明一下:
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空间上来说,前五识的了别境界它是个别了别。我们一般说是十八界根尘识,比如说你眼识在活动的时候,它一定要依止眼根,你这个眼识不能依止耳根活动,不可以。它依止眼根去攀缘色尘,所以你的眼识不能听声音,不可以,它有它的活动范围。所以前五识的了别活动,它是属于一个个别的攀缘——别缘,但是第六识它是——通缘,第六意识它能够通缘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的境界,可以。它能够跟眼睛配合去了别颜色,它也可以跟耳朵配合去了别音声,所以第六意识是通缘,有通别的差别。
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时间上来说,前五识只能够攀缘现在,第六识能够攀缘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我们前五识的根只能够攀缘现在:眼识就是现在、现在、现在。它不能去回忆过去,也不能去忆想未来。但是第六识它能够去回忆过去,也能够攀缘现在,也可以去对未来打打妄想,都可以,它是通缘三世的,那么前五识只能够缘现在的境界,这个是讲到的第二个不同,时间上不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