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13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3 / 13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7/3 17:59:38
        我们这个地方的论文,说明了所变现的法是心识的造作,没有心外的实我实法,这是总说。以下把偈颂分两段,先解释第一段“是诸识转变”:

        “是诸识”者——指前所明八个心王,五十一个心所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转变”者——诸心心所之自证分,皆能变似见相二分也。

        是诸识者,这是前面八个心王的自证分,还有它所夹带的心所。转变就是诸心心所之自证分跟境界接触的时候,生起一个了别的作用,包括能见的见分跟所见的相分,就是依体起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所变见分,名为“分别”。所变相分,名所分别。

        离此见相二分,则彼实我实法决定皆无,是故一切无不唯识。

        万法唯识的道理,藕益大师以五位百法的观念把它做一个会归。唯识学认为宇宙的万法可以归纳成五个法,这五个法大部分是先分成两种:一种是有为法,一种是无为法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为法就是说这个法它是有生灭变化的,你要去做才有。比如说人的果报,这人的果报是有为法,你要去持五戒十善,这人的果报才能出现。那么当然空性的道理,你不能说是有为法,你不管造善、造恶它还是空,它是不生不灭的,它没有生灭相。有为法又分成四个:

        一、心王有八……即自体唯识(唯识的自体)

        第一个、心王,就是自体唯识,就是我们心识它的本身的自体。

        二、心所有五十一……即相应唯识(就是跟心王相应的)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