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7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2 / 10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7/3 17:59:38
        这个心识我们现在随便找一个点,我们以现在来说,以现前的这个点,望前——对望过去,我们是在受用一个果报,就是说你现在的生命有一个色身,有一个内心,你的色身可能是庄严或者是丑陋,你的内心有很多的思想感受,这是怎么来的呢?对望过去来说是由过去的业力所招感的。所以我们现在的心识对望过去是一个果报,我们在继承过去的业力。反之:望后即名为因,我们以现在的点来对望未来的生命,以这个果报体又去造了一个业力,这个业力对望未来的时候,它又是一个因地,它有招感性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生命的水流,如果你前面把它弄脏了,你泼下很多的垃圾、污泥,流到现在,你看到的水就很脏,所以现在的水流看过去,是个果相,因为你前面把水弄脏了,但是没关系,你现在开始把它净化,用戒定慧把它净化。那么这个水流流到未来的时候,来生就是干净的。所以水流对望过去,它是承受果报,我们没有办法改变。

        佛法认为面对果报只有一个方法——逆来顺受,但是要注意我们的因地!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你现在面对你的生命,又会去创造一个业力,那么这个业力对未来来说,它又有一个招感性。因果就是这样安立的,简单的讲因果就是一念的心识,由对望过去和对望未来而安立的一个因果的相貌。这段等于是一个总说,一个简要的说明。第二段把因果的安立的相貌讲得更清楚了:

        约现在果,谈过去因:则尘点劫前,犹若今日。乃于现识,变似过去因相,而非实缘过去事也。以过去已灭,无可缘故。

        说是为什么我们这一念心涵盖过去,也涵盖了未来。我们从现在来看过去好了,过去已经消失了,但是蕅益大师说尘点劫前所发生的事情,其实都是现在。这句话我解释一下,我们过去做了很多的事情,做了很多的善业,我们曾经布施也曾经去持戒,但是我们过去可也造了很多的罪业,杀盗淫妄的罪业。不管善业、罪业,当然诸行无常,造作以后都消失了,消失了以后它到哪里去了呢?它被我们内心深处的阿赖耶识——第八识(藏)保存下来,所以所谓的过去其实就活在现在的一念心识当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有些人为什么可以看到过去呢?其实过去已经消失了,你的现前一念心识或者在禅定当中,或者在专注当中会变现出过去的影像。有禅定的人他跟你接触,他跟你的心接触的时候,他就看到你过去是怎么回事了。那么如果过去的影像没有保存下来,那他怎么知道你过去发生过什么事?可见我们过去造了很多事情虽然都过去了,但是会留下一些痕迹。唯识学上说一种功能——种子,所以他从你内心当中的功能判定你过去做过什么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天台智者大师他刚开始出家的时候,他去参学慧思禅师,就在大苏山的慧思禅师,当然慧思禅师是不可思议的修行者,他是有禅定有神通的。他跟智者大师一接触,他说:我们两个过去都是在灵山会上听法华经的,佛陀讲法华经的时候我们俩都在座,那么现在宿缘所追,现在又见面了,所以慧思禅师说你跟法华经有缘,就教他修法华三昧,有礼拜,观想等等,智者大师修了三七日,二十一天,在二十一天的一个禅定修止观的时候,就成就了法华三昧的前方便——所谓的旋陀罗尼。当然这个旋陀罗尼就会启发禅定,他自己看到他当初在听法华经的时候,说是释迦摩尼佛灵山会上俨然未散,他自己就看到过去,他在听闻法华经的整个状况,他看到旁边是谁,释迦牟尼穿什么衣服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说如果智者大师在佛堂打坐的时候,我们在旁边看,智者大师在佛堂打坐,我们看到的是现在的智者大师,但是智者大师他本身受用的是过去的一个事情,他很清楚的看到佛陀为他说什么事情,看到旁边很多的阿罗汉在座。我们就说了,过去已经消失了。他为什么能够真实的去见闻觉知过去的六尘呢?就看这一段:乃于现识,变似过去因相。他过去的影像功能保存在心中,在禅定的加持之下,把过去的影像现出来,不是说我们回归到过去,因为过去不可能回归的,是从内心的功能,你自己内心的功能变现出过去的影像。所以过去是这样安立的,所谓的过去是活在我们的心中。好,再看未来:

        约现在因,记未来果。则无量劫后,犹若指掌。乃于现识,变似未来果相,而非实缘未来事也。以未来未生,无可缘故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