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2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4 / 11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7/3 17:59:38
        第一个,初果的心识不再变现三恶道的果报,也就是说初果的圣人即使他过去生,还有很多杀盗淫妄的罪业没有得果报,但是他因为得到初果,成就我空的正见,心中的光明显现以后,他杀盗淫妄的罪业不能再产生招感果报的功能,那个功能被破坏。所以初果的心不能再变现三恶道,他永永远远不在到三恶道去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,他有不退转的功德,他永远不退转于凡夫了,他的心是有所谓的道共戒,我们凡夫的戒叫律仪戒,你一定要去受持,要去受戒才能够产生防非止恶,跟染污的境界接触时,不可以这样做,会警惕。这个警惕,我们凡夫是要假借受戒、发愿才可以成就,但是初果圣人不必,他生生世世流转,即使生长在没有佛法的家庭里面,他遇到恶法会自动排斥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一个初果的圣人,即使他整天懈怠,早晚课也不参加了,他也不参加念佛、参加打佛七了。他的心识永远是往前进步的,最多只有十四次。七上天上、七来人间,他决定证得阿罗汉果。最懈怠的初果圣人十四生了生脱死,如果他精进的话,可能在三生乃至一生成就阿罗汉果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经论当中讲一个譬如说,初果的圣人,就像那个船看到岸边了,看到岸边以后,其实这个船把所有的动力都停掉,不要再往前划,靠着地球的吸引力,自然会把他吸到岸边来。我们凡夫不行,我们凡夫还没有看到岸边,生死茫茫,没有一个结束的时候。初果圣人他内心当中有道共戒,所以他的心识…他每天睡觉起床,他今天比昨天好,明天比今天好,他每一天都不断的进步,就是任运,所以叫做初果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说佛陀在圣教当中所安立的我相,这是一个初果,这是一个二果,这是一个初地菩萨、二地菩萨,他也安立我相的差别,但这个我相的差别。佛陀是依止他内心的差别的功能而安立的,不是我们凡夫的一种一厢情愿的情感而安立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我们凡夫说这个人名字是富贵,但是他可能也很贫穷。所以我们凡夫的我相安立那是一厢情愿的。但是圣教里面安立,十法界的因果,这有三涂的众生,有人天的众生,有二乘的众生,有佛菩萨的众生,这些我相,他是有约着内心的善恶的功能安立的,这是有它的依他起的存在性。所以这个地方讲,我相的安立有差别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我们再看法相:

        世间说有法相,谓实德业等。圣教假说法相,谓蕴处界等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法就是轨范,每一个东西有它的轨范。那么这个轨范,要讲世间上说法相这个地方是提出胜论派的思想,外道胜论派说一切法是由实德业所构成的,什么叫实呢?就一切法有它的体性,这个体性有五种——地水火风空,地是坚性、水是湿性、火是热性、风是动性,叫做实,一切法有它的体性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德是讲它的数量,比如说这个杯子,它地的体性比较多,虽然也有水的体性,但是它毕竟是以地的体性为主。德是讲它的势力,数量的多寡,那么业是它表现出来的作用,桌子有桌子的作用,椅子有椅子的作用。这个外道是认为说一切法的形成,是由实德业三种元素的相互的作用而形成的。这种思想跟我们一般的科学家说,一切法是由质子、中子、电子所构成的很类似,这排列组合的不同,构成很多的桌子椅子,各式各样的结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这个佛法是不同意这个说法,佛法是认为这是邪见。那么圣教的假说法相是怎么安立呢?是约着蕴处界安立的,就是五蕴,十二处、十八界,约着色心诸法的差别功能安立的。这个法我们可以这样讲,我相是能受用,法相是所受用。这个法在佛法里面主要是两个,一个是色法,一个是心法,色法当然是一个物质,没有明了性的物质,心法是有明了性的一个心识的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