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我们临命终的时候,佛教对于死亡的判定跟一般的世间不同,世间的医学当中,这个人心脏停止了这个人说明生命就结束了,这是一个死人。佛法不同意,心脏停止了,它只是色身的败坏。佛法认为判定死亡最重要的判定就是温度——寿煖识。一个人没有温度,就一定没有寿命也就没有了第八识,第八识只要一离开,这个人身体马上冰冷,这个地方就是说寿煖识这三个是互相摄持的。
第十个、染净心
染净心就是说凡夫跟圣人的差别并不是在于这个业力,说你造了很多的善业,你用三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佛陀,虽然你造那么大的善业,你还是个凡夫,阿罗汉可能什么善业都没有造,但是他是一个圣人。所以:
凡夫跟圣人不能以造业来判定,要以染净的心。
凡圣的差别在于——他的心识有杂染,所以是凡夫,这个人的心识清净,所以他是圣人。
那么假设没有第八识的时候,这个地方会有严重的问题。就是说没有第八识来持种来保存功能。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,当然有时候起恶念,我们开始忏悔、对治,但是有时候我们到佛堂去的时候,修止、修观,内心也是一片寂静的,有时候跟止观相应的时候,内心也能够跟止观的法相应而进入到一种清净的境界。你内心在一天当中偶尔也会生起清净心,但是你还是个凡夫,为什么?
染净心——圣人跟凡夫的染净是约着第八识的功能,而不是约现行。
就说你偶尔生起一个善心,但是你第八识的种子当中,杂染的功能没有破坏,你还是个凡夫。
假设不安立第八识完全用第六意识,凡夫跟圣人就没办法判断。
你今天可能是一个圣人,明天变成凡夫,所以一定要有第八识的功能,才能够安立凡圣的差别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