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5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 (6 / 11)

作者:妙音0 最后更新:2025/7/3 17:59:38
        你造善业如此,造恶业也是这样子,你刚开始造罪业的时候,刚开始还不太敢造,造杀盗淫妄的时候还有惭愧心,你造一次造两次到造三次的时候,惭愧心失掉了,你第四次的时候那是全心全意的造业,完全不踩刹车的。所以我们在起善念恶念都是点点滴滴累积的。可见得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一个持种心,把我们不断的造善造恶的功能累积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持种心到底是谁呢?

        当然小乘的学者说,第六意识就可以持种,第六意识它一方面造业它一方面保存,这个时候唯识的论师就说:“第六识是怎么保存,第六识是生灭的。”这个小乘的学者说,第六意识它的第一念消失的时候,它熏习的第二念就把这个功能传给第二念,第二念消失的时候再把功能——就像我们接力赛跑一样,它把功能再传给第三念,所以功能就这样保存下来。虽然刹那生刹那灭,但是它在消失之前,它把功能传给第二念。唯识论师就否定这种说法:

        大乘论师说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,第一念传给第二念,这是不能成立的。因为——所谓的熏习一定要具足和合性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今天在造业,我要把业力的功能传给你,这两个要同时存在。这个我们前面讲过,就是说你今天拿手帕,用檀香来熏习,手帕有檀香的味道,檀香跟手帕要同时存在,你不能够说檀香消失了手帕才出现,那么这个手帕怎么接受信息呢?你第一念在造业的时候,第一念消失了,第二念才生起。既然第一念已经消失了,第二念才生起,第二念怎么去接受你第一念的功能?不可能。所以一定是第六识在造业的时候,它的背后有一个不造业的心识在那个地方静静的等待,它不造业那干什么呢?它就是去吸收你所造善恶业的功能,帮你记录下来。所谓的持种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说一定有一个心识跟第六识同时存在。当第六识在造业的时候,它就把这个功能吸收起来。那么第六识造业的时候是哪一个在保存呢?因为第六识已经在造业,当然就是第八识。可见的在粗显的心识背后,一定有一个微细的心识就是第八识,它负责保存的功能,这是第一个。

        第5集《唯识三十颂直解》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个、异熟心

        前面是保存业力,第二个是释放业力。当这个业力累积到一个程度的时候,第八识还有一个功能,把这个业力释放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怎么知道有异熟心呢?

        在《成唯识论》当中,这些大乘的论师就引用十二因缘来说明,大乘论师告诉小乘的学者说十二因缘是大小乘共许。佛陀不管在大乘经典,乃至在小乘经典,都说明了有情众生的生起的因缘,是有十二种因缘而生起。所谓无明缘行,行缘识,识缘名色。也就是说为什么会有三界的流转?它不是上帝创造的。我们刚开始动了一念的愚痴,所谓的无明,在一个清净平等的法界当中产生一种人我的对待,就是所谓的无明,把一真法界变成一种两分的法界,有我跟你的差别,那么这种无明以后就容易造业,有我跟你就容易造业,无明缘行,这个行就造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