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玄铁重剑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达到举重若轻,无论多么重的东西拿在手中却看似轻飘飘,一剑砍去又能让人无法抵御,自然所向披靡。
可是道理人人会讲,可又有几人能做到,按照武成玉的猜想,如果做到这一点,基本上也达到了入微之境界,说不定当年杨过独臂单剑闯入重阳宫,一把重剑加持下连败几大高手时,就已经摸到了入微的门槛。
论资质,论才情,论武功积累,杨过少年蹉跎,饱受磨难,在断臂的刺激和秃毛雕的调教下,终于迈出了这一步。
武成玉又将目光转向那把木剑,没有拿起来,想必此时这木剑已经腐朽大半,只剩下个形状。
“四十岁后,不滞于物,草木竹石均可为剑。自此精修,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。”
什么是无剑胜有剑,如果说四十岁前手拿玄铁重剑的独孤求败达到了入微,那么四十岁后放下宝剑,不滞于物的独孤求败又会是什么境界?
当年独孤求败使用木剑之时,应该做到了举轻若重,再也无需玄铁重剑加持,一剑砍去即有玄铁重剑在手时那般势不可挡,所以这算是剑势吗?
入微境界算是意,剑意,拳意,意在招先,无须思考,自然而然找到对方破绽,攻敌必救。
而到了举轻若重,则是势,一招打出,大势磅礴,摧枯拉朽,对手应该是如同被锁定一般,只能硬接,但又接不住,这应该是剑意拳意与自身功力相融合,必须是功力与意境都功参造化才能做到。
当年杨过看到这四把剑领悟到的东西,武成玉其实早就知道,每一个看过原著的人都耳熟能详,可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自身境界达不到,说的天花乱坠也都是枉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