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他离开了内室后,开始了内部讨论的环节。
当然,这只是初步的讨论。
正式的,要在尚书台高层集体商议后,再呈交向上的奏疏。
“公公何有意见?”欧阳轲问。
陈公公连忙笑着道:“欧阳大人决定便可,咱家岂能干政。”
稍微客套一番后,欧阳轲也便不再啰嗦了,判断道:“宋时安的诗确实是很好,到国子监治学或许能成一代大学士。”
“他在国子监,怕是会消极怠工。”于修道。
“岂止是怠工?那是要辞职。”
笑了笑后,欧阳轲正经的定调道:“尚书台的意见,应该还是让他去宜州某县任职。而解元本人的意愿,是朔风县令。”
他怎么说是他的事,尚书台只管履行工作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