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他们这种‘摆烂’也是有理由的。
司州每年中举的考生听起来不少,可司州的官吏更多,儿子也是一大堆,百分之五的概率,对于某些考试能力不高的学子而言,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“因为科举,那帮子下流的玩意,竟也有机会当上官了。”
淳厚看向盛安城里,那几个商贾的儿子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,便充满鄙夷的骂道。
“人模狗样的,还学上我们穿袍戴冠。”张骥也满是不屑。
因为身出分裂时代,人才不论出处,大虞的科考是不限制户籍的,商人也能考。
有些盛安商二代,也跻身进了上流社会。
但无论怎样,严格的鄙视链还是存在的。
宋策这样的高官嫡子,是毫无疑问的顶层,算塔里的人。
淳厚这样的中层官员嫡子,宋时安这种高官庶子就差了很多,但对外也算权贵。
而在下面,还有低级官员,京吏,他们的儿子,就需要努力巴结淳厚这种人,才能够被带着见见世面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