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现对面的一些考生,已经开始执笔论文了。
还有一部分则是抓耳挠腮,十分痛苦。
痛苦的那帮人才是对的。
能够看到题目就写的,压根就题目都没有看懂。
策论的考试,就一定有最优解吗?
可能你那个解决方法是最有效的。
但有时候答案,需要顺应一下国势。
当然,就算不是跟着国势走,也不能够完全的对抗大势。
想着想着,宋时安终于明白了,然后豁然开朗!
这一题,考的就是揣摩阅卷人的心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