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的平安银行,资产值高达4000万港币左右,这是香港其他商业银行不能比的,哪怕是东亚银行,也不到其一半的资产值。
像此次兑换美元,平安银行兑换个300万美金,一旦英镑贬值,平安银行相当于就赚了两三百万的港币,这已经是平安银行一年的‘存贷业务’的盈利。
叶熙明离开后,陈光良还在思考平安银行的发展问题:
首先,平安银行由于战后便和香港的工商业,特别是工厂主,建立起的‘合作关系’,已经是让平安银行的‘存贷业务’走在所有华资银行的前面,五十年代甚至能影响和威胁到汇丰银行的银行零售业务。
其次,平安银行的地产信托部,在香港拥有两幢中环大厦,上百万平方尺的厂房和仓库(占地面积70万平方尺,且都在港九的优质地段)。
存贷业务、地产信托业务,还有投资业务
“对,平安银行要持股香港股市的潜力股票,做长期的投资,将来也为收购打下基础。”
很快,陈光良决定让平安银行成立‘证券投资信托部’,后续将平安银行的业务分为‘商业银行’、‘投资银行’。
“而且,平安银行的地产信托部、证券信托部,也需要朝海外发展,投资商业地产、优质股票。”
“香港还是太小了啊!”
陈光良只能如此感叹,他现在财富等级已经实在太高了,从三十年代就开始积累财富,战争对他财富的影响太低,甚至战争中他都还在发财,所以他现在是妥妥的‘现金流富豪’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