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善衡苦恼的说道:“那能怎么办?如果平安银行手中的黄金不多,我们后面还能继续抬高价格,引沪籍炒金客上当,赚钱的机会还多。但如果平安银行的黄金很多,那我们也只能承认,赚点小钱。”
众人不得不承认,事情只能这样。
如今陈光良是何人,远不是他们这些炒金客可以比的,陈光良不仅是宁波帮、海派的商业领袖人物,更是华人商界的领袖人物,不管是人脉关系,还是实力,都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比的。
随后,何善衡还是说道:“这一次,我们等平安银行套现完成再说,不然黄金价格又得跌破500。但如果我们等他套现完成,沪市那边战争还没有停,金价必然还能维持在500~600港币,我们再继续套现。这期间,我们再假装拉一下。”
“好,就这样办,我不行平安银行能有多少黄金,真能掌控市场的地步。”
很快,大家认为,陈光良毕竟只有一人,不可能长期掌控市场。
实际上。
他们此举只是稍微稳定一下市场而已,说到底还是不敢彻底破坏市场,哪像平安银行无所畏惧(成本低太多)。
按照这种节奏,等到10月后,也就是这一波‘黄金行情’结束——最大的失败者,当然还是沪籍炒金客,但实际上他们会比前世少亏一点点;其次的失败者,则是粤籍炒金客,他们肯定是赚钱,但一定是赚不了前世那么多;最大的赢家,便是陈光良家族,因为他手中的黄金成本,不过200港币每两,甚至有的还不到。
这也是陈光良希望看到的!
此时的香港,还不能说是粤省人的香港,毕竟大家都是初来乍到,没有‘香港人’的概念;陈光良这个时候的一系列动作,会大大加强‘海派商人’在香港的地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