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次,我们那么多地盘,该花费多少周期去重建?
最后,我们建好的楼盘,该销售还是该租赁,或者租售比该多少,赚取的钱又该如何投资?”
严人美当即说道:
“那么长远的计划,我可肯定不如你安排的周到和详细,不过我可以说说意见。
首先,这期间的租金,我决定自然应该是去海外收购物业,毕竟你前段时间刚刚从日本东京银座买下两处物业。
其次,你说的建设周期,当然是越慢越好。你曾说过,我们家族要坚定在香港为基地发展。那么这些建筑周期肯定长达数十年,具体则根据情况来判断。
最后一个问题,我觉得五五的租售比差不多,赚的钱可以投资香港的商业地产呀什么的,或者继续投资海外。”
还挺不错的,严人美的想法,如果来管理以后的长江地产,照样是做香港地产的龙头企业,每人可以挑战。
仅一个坚定的在香港发展,就足以吊打绝大多数的商人。前世香港每一次地产危机,地产商要么是负债太大,要么是期间信心不足,所以最终成长起来的是那几家。
但显然,长江地产已然不会犯错,哪怕陈光良不在的情况。
“很好,你基本都说对了。我在详细说一下: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