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的春天来临。
中环德辅道中。
平安银行大厦的一楼,是银行的营业大厅,这里宽敞且装修豪华。
在这个年代,香港一般市民和中小厂商,仍觉得大银行高不可攀,难以接近。而平安银行作为香港大型华资银行,难免也会给人那种印象。
一对穿着朴素的市民夫妇,有些紧张的走进平安银行总行大厅,他们有些忐忑不安。
但很快,一名身穿西服的男职员上前,和气而礼貌的问道:“你们好,两位需要帮什么业务?”
男人鼓足勇气的说道:“我们想开一个户,存100元进去。”
此时的香港,依旧有很多银行,开户的条件很高,对散户的资金不甚重视。
工作人员微笑道:“好的,两位请跟我来,我帮你们去填一下表格。”
就这样,两位普通的市民夫妇,如愿开设了平安银行的账户,甚至还享受到贵宾般的待遇。这样的礼遇,在香港其他银行却不可能实现。
陈光良作为平安银行的总经理,早在战后就制定了这样的服务标准——每当顾客踏入平安银行,就会得到职员的热情接待和协助,如代填表格,引介至适当柜台等等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