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53章 1947年 (6 / 10)

作者:任猪飞 最后更新:2025/7/3 8:54:58
        长江地产已经是香港最大的地产企业,虽然没有上市,也比较低调,但业内不可能一点不知道,甚至可以说大家都知道,陈光良已经成为香港的‘大地主’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在战后,长江地产就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重建和修建住宅楼的动作,很多人都看得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光良听闻这个消息后,说道:“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,同时对改善香港住房环境也是一件好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战后,香港房屋损失严重,据港英政府去年统计,房屋损坏合计19000幢,其中完全损坏8700幢,部分损坏10300幢。

        战后经济复苏,加上国内的战争不断,香港吸引大量人口迁入,迫切需要解决住房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港府在战后租金管制,鼓励业主维修与建房。由于战后房屋损坏严重,人口骤增导致市场加租迫迁现象严重,加剧房荒问题。1945年,香港政府制定《业主与租客条例》,对战前私人楼宇实行租务管制,规定战后楼宇租金不得超过战前租金水平,但管制不包括战后大规模修复与新建的私人住宅楼宇,鼓励业主修复与建房出租;同年,租务法庭开庭审理租务纠纷案件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战后修复和新建的私人住宅楼宇,不受租金管制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长江地产还有不少战前修建,并保存完好的一批住宅,受到租金管制,一直不能提供更高的租金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港府松动,显然也是受‘全球资产升值’的影响,不可能再让大家以战前的租金来收取。

        据个‘资产升值’的案例,在1945年陈光良购买的那艘加拿大1920年生产的5000吨船,当时价值是16万美金左右;而如今,5000吨的20多年龄的船,至少也需要30万美金,可谓船价飙升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