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好的”
虽然平安银行是海派银行,陈光良也想赚这一波江浙沪商人迁徙香港的业务,但最后终究是要扎根本地,服务粤籍占比更多的群体。
前世江浙沪商人为什么在香港逐步落后粤籍商人?
并不是海派商人的实力不足、智慧不及。
真正的原因是,很大一部分商人,只是将香港视为‘临时居住地’,眼睛一边盯着内地,希望有天能回去,也一边盯着海外,哪天军队打到香港就跑到国外。
正是有这样的心理,其实很多海派富翁到香港后,并没有投资他们最喜欢的产业——地产;一部分投资了工业,一部分投资了航运,前者是海派商人的理念‘实业救国’,后者则是‘可走资产’随时跑路。
海派商人失去了最重要的两个产业——银行、地产,这是比较可惜的。特别是银行,到最后颗粒无收。
晚上,听说要向自己借200万美金,蒋梅英马上说道:“200万美金怎么够呢,现在你要赶在资产低的时候大量购买,又要发展航运和其它。我干脆让花旗银行和大通银行一共在香港取出500万给你,我相信你需要这笔钱的。”
严人美也在一旁,她自然知道蒋梅英这几年在美国炒股赚了近700万美金,资产也有1000万美金。
不过她并不吃醋,因为陈光良手中的财富更多,相当于正房一脉依旧远多与二房。
陈光良思索了一下,说道:“也行,这次从内地带来的财富,很多都是黄金、白银、大洋,我实际上也不想兑换掉。借你500万美金,等过两年我在美国的资产解封,便连本带利还给你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