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外流入沪市的资金,基本都是外汇,当然他们购入的股票,也基本是以‘白银’、‘英镑’、‘美元’为建制的股票,所以这一波外资企业的股票涨幅最多。
张树年也说道:“老板也说过,这一波股市浪潮,洋人恐怕也会趁机套现。我想,我们应该是在洋人套现之前,见好就收。”
三人很快商定好机会,随即开始行动起来。
实际上,这一波股市的高潮,虽然在5月份可能大跌,但明年依旧能涨上来。
只不过陈光良考虑到,明年再转移资产,恐怕危险系数太高了。
一个月后。
陈光良一脸喜色的看着沪市发来的电报,这一波股票涨得太狠了,例如:1940年初每股价值28元的怡和纱厂股票,在1940年四月末五月初旬的热狂投机期达到82元;1939年9月价格仅仅5元的上海地产股,此时价格腾跃到40元;再如1940年2月价格3.2元的橡胶信托股,此时达到16元,同期0.8元的地傍橡胶股,此时为3元,13.8元的英渣华股票达到60元等等。
结果就是,平安银行和他个人的股票投资,都套现在高点,都获得450万美金的回笼。
至于整个股票市场,完全已经脱节。
将这一波套现的资金兑换成美元和黄金后,自然第一时间准备转移至美国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