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光良也不瞒他,说道:“我认为还有1~2年的时间,此时的日本,还没有到狗急跳墙的时候。所以你们先有个心理准备,我会做出时间上的安排。”
这两年有个好消息,就是国民政府没有叫他去重庆,但也没有忘记他这个人物,主要是安排陈光良在香港负责一些运输和贸易的协助调度的工作。陈光良和负责运输的宋子良有过一些接触,也和负责赈灾的许世英有个接触,都只是不重不轻的工作,挺适合陈光良的身份。
陈光聪又说道:“那二嫂和文锦、乐怡?”
陈光良说道:“自然是和你们分批去美国,到纽约后,你们可以互相照顾一下。还有,我已经让二舅和小虎他们,今年底来香港,后面可以暂避在奥门。”
杨秀英一听,顿时高兴起来,总算又能见到父母和弟弟一家。
陈光聪知道,兹事体大,他的责任也很重,便认真的说道:“好,我一定万事谨慎。”
“谨慎自然是应该,但也无需有恐慌的心理,相比那些置身战场上的同胞,我们无疑幸运的多。”
“是,大哥。”
“抗战胜利后,我会支持你创立航运企业,所以你还得多学习航运知识。”
此言一出,陈光聪有些不习惯的说道:“我觉得替大哥做事就挺好,再说战后大哥的航运事业也需要人!”
陈光良摆摆手,说道:“这一时期我们兄弟自然要抱团,等战争结束,也意味着世界上不会再有大范围战争,商业就会迎来发展。届时,你自己做,我是乐于看到的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