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天。
沪市来港的叶熙明、张树年两人,来到德辅道的平安银行大厦,向陈光良做工作汇报。
最近一年多,陈光良一直在香港,但他却能通过这些管理层,管理者数千万资产的多家企业。
张树年率先汇报道:“经童经理、李协理的统计,今年(1938)新丰纺织的利润预计在820万左右,包括香港和重庆工厂的利润扣除投资相应的投资,包括给新丰纺织学院的20万补贴等,再预留部分资金,新丰纺织准备分红700万法币。”
这700万法币,有350万是陈光良的。
虽然陈光良还欠平安银行450万,但制糖厂和酒精厂的利润,明年就能全部还清。
叶熙明在一旁补充道:“现在是棉花比战前涨了1.3倍,但棉纱却涨了2.2倍,纺织业利润大增。而租界的工厂截止到11月,已经有4000家,工人也从年初的3万多,涨到现在的12万多。仅我们新丰纺织在沪的两家工厂,就雇佣了7000人。”
陈光良听得很满意,纺织业的利润如此大,在他的意料之中。
而实际上,从8月份开始,法币的汇率才跌,如今1法币等于16美分,等于8.25便士(即100法币等于16美元,等于8.25英镑)。
“股票方面呢?”
叶熙明当即回答道:“自3月法币汇率不稳开始,资金就纷纷涌入股市,今年我们投资的股票,几乎都有一倍的涨幅,而且我们不是购入的法币建制的股票,故价值是实打实的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