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30章 集团化管理 (1 / 8)

作者:任猪飞 最后更新:2025/7/3 8:54:58
        此次的工厂考察,给陈光良很大的震撼,他没有想到,自己早就是大后方的‘工业霸主’。别说民营企业能赶得上,就是国民官办企业(非军工)都只能仰望他的纺织厂、糖厂、酒精厂、食品厂。

        孔祥熙、宋仔文恐怕早就眼红,不过陈光良的影响力,让他们不敢有什么想法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如今陈光良将这些工厂的利润,主动捐出来,更是不可能遭到官僚资本的狙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陈光良如此做,也是‘迫不得已’,他早知道自己的工厂非常赚钱,眼红的人不知道多少,为了让自己一家在大后方的安全,以及留下一个好名声,他干脆全捐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在媒体上,甚至在官方的眼中,陈光良完全就是一个‘仗义疏财、为国为民’的实业家,几乎将赚到的所有钱,都捐了出去。(陈光良的财富,主要来自投机,所以隐私性非常高)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陈光良在大后方还有两笔资金:

        第一笔,是平安银行当初兑换的100万美金的黄金,如今还剩下价值70万美金的黄金,即70万除以35美元/盎司,也就是2万盎司黄金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笔,长江地产三年多的租金收益,都是收到租金,便第一时间兑换黄金,故差不多也有20万多美金的黄金。

        长江地产在重庆的这一批中高档洋房,根本不缺租户,而且也不担心‘法币贬值’,因为这些房子的租金,都是按照黄金、白银的市价,来决定租金多少。

        简单来说,1938年重庆三间瓦房的租金是年租金是500法币;但现在1940年11月,三间瓦房的年租金已经是6000一年,涨了12倍。

        这里面不仅仅有法币的贬值,同时也有供不应求的因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