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317章 买救国公债 (7 / 8)

作者:任猪飞 最后更新:2025/7/3 8:54:58
        这是实事求是的言论,而非不爱国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,叶熙明说道:“大家都知道,平安银行在事先储备了大量的物资,还投资了300万的物业和机械设备。物资,我们不是供应旗下职员和关联企业,都是以微弱的利润,去抵消职员的薪水或津贴,亦或者卖给关联企业。这部分是不会亏钱,且还有微利。而如今租界成为大家的安全地,我们投资的物业,租金大涨;我们投资的纺织等机械设备,也会在明年增长.这些投资,都有着很好的收益。所以拿出200万购入救国公债,并不是头脑发热,而是在考虑平安银行自身的资产情况,老板最大限度的支持抗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马上鼓掌,自然是为老板而鼓掌,虽然今天不在。

        夏高翔说道:“不错,我们最大限度的支援抗战,200万也能获得一块牌匾,这是莫大的荣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为推进公债募集,国民政府配套出台《购募救国公债奖励条例》,规定个人承购债额在1万元以上,即可颁给勋章;团体承购债额在200万元以上者,即明令褒奖并颁给匾额。

        很显然,陈光良要的就是牌匾和明令褒奖。

        200万确实算一笔巨款,有的一个省份额也才500~1000万(总发行5亿)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陈光良决定捐出巨款,自然也是考虑平安银行接下来几年要赚不少钱,干脆大方一点,让国民政府给予奖章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叶熙明还说道:“我们囤积的物资,接下来以‘薪水’‘津贴’的方式,进行处理掉。即可以给予员工福利,又能抑制沪市的通货膨胀。另外,老板传来消息,他在香港已经组建了一支挂洋人旗帜的船队,以后可以为沪市采购物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众人纷纷露出高兴的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