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后,话题重回陈光良的4艘5000吨船只,悬挂英国旗和太古洋行名义航线的问题。
施约克也是比较惊讶,陈光良居然还有如此航运实力。
以太古航运的名义经营,自然要缴纳一笔费用,不过比起运输物资给抗战区,这点保护费又算不上什么。
第二天,陈光良便和来香港避难的招商局总经理蔡增基,进行会面。
“蔡先生,招商局此次来港避难的船只,一共有多少?”
蔡增基是南鲸政府的官员,曾经是铁路局的司长,但面对陈光良这样的‘招商局总经理’前辈,自然也不会摆什么架子。
更何况,如今蔡增基来港避难,似乎没有打算回大陆的想法。
蔡增基如实说道:“四艘3000多吨的次新船、两艘5000吨的次新船,还有四艘3000多吨的新船。陈先生,现在日军已经封锁了华夏沿海,而长江口也被沉船堵塞,这批船只能在香港的港口停留。”
他明白,招商局有现在的发展,全靠陈光良当年的功劳。
他接手招商局时,招商局的债务已经很低,而且还增购了一大批的次新船、新船。
陈光良询问道:“这些船,你打算如何处理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