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前,徐堪反复研究后想出来的——根据以往发行公债、库券的经验,认为引诱银行界上钩并不特别难,关键是在银行与财政部结价之前,设法使其把“二三关”库券卖出手。
而根据财政部规定,银行是不能把抵押的库券出售的,只能通过委托证交所交易后的库券账款跟财政部结价(每三个月一次)后获取差价利润。库券交送证交所的权力在库券发行者财政部手里。可是,规定是规定,银行出于牟利考虑未必愿意遵守,只要让银行感到有利可图而且无风险,他们绝对会搏一把的。
而只要银行卖出了库券,往下的事就好办了:把价位往上炒高,期限到时,财政部要跟银行结价算账,银行就不得不贴进钞票忍痛买进库券以应付清点。到时候,“三不公司”买进卖出的差价就是这次宋大姐等人炒“二三关”库券的利润。
宋子良笑着点点头,说道:“大家的想法再简单不过,认为二三关维持不住70元以上,他们现在卖掉,自然打算后面低价拿回来。”
那么,怎样做才能使那些由老法师智囊团支撑着的银行界卖出库券呢?
这个其实也简单,把“二三关”库券的市场交易价位抬高,给银行界造成错觉,误判该库券不牢靠,不久价位必跌。银行界就会先违规把库券以高出平时价位的价格抛出,跌至比他们卖出时的七十元低出一截时,他们再买入,然后等待财政部来结价算账。反正合同中写明了的,以证券交易价位对折结算。这样,银行方面就有之前的“七十元抛出,后以七十元以下价位买入”和“财政部合同规定的抵押对折价(按三个月一结价的市场平均价的对折计算)”两笔利润可赚。
在银行界看来,如此操作,没有不赚的道理。
宋大姐能作为三人的‘头头’,可不是简单的女流之辈,其本身就是一个‘厉害的商人’。
她当即说道:“眼下之际,是继续抬高二三关的价格!”
说完,她看向‘老二’陈行,他掌握着七星公司临时筹措的巨额资金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