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底,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王云五在《东方日报》发表重磅刊文:商务印书馆在1月28日前,已经转移藏书和部分印刷设备,最近之所以隐藏这个事实,是担心这些书籍再次成为敌人打击的对象。经过统计,此次商务印书馆的主要损失为相关建筑物和部分印刷设备,计512万元。
消息传出,整个华夏都为之雀跃。
因为前段时间,包括总司令、蔡元培等人都纷纷谴责日本破坏华夏文化的卑鄙行径,商务印书馆的总损失也定在高达1520万元。
如今战争停止,商务印书馆居然爆出这样一个惊天消息,而且此事瞒过南鲸政府和全国的文人学者。
当然所有人都庆幸是如此,对商务印书馆的‘隐瞒’非常理解,毕竟战争没有结束,一切都有可能。
事情还没有结束,紧随商务印书馆、东方图书馆之后,多达四十多家的工厂也发文感谢‘一封神秘的信件’,避免数十万、数百万的损失。而这些工厂加起来,足足避免了5500万的损失,仅永安的工厂,就减少了280万的损失,包括机器和原材料。
一时间,全国媒体纷纷用‘天佑华夏’来形容,也纷纷去探寻到底是谁给如此多的工厂示警,又如何知道日本会轰炸闸北的。
没有证据,唯有各家媒体刊登出那封机打的信件,大家纷纷拜读这份信。
只见这封信的内容,详细的分析从‘日僧事件’开始,再到‘三友实业社冲突事件’,都是日本为侵略上海制造的事端;同时,日本发起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让伪满洲国顺利成立;而确定日本要轰炸闸北的直接证据,则是上海海面上赶来的日本航母。
“这封信当时要是登报该多好,这样损失可能会更低!”
“未必,据说有工厂接到过这封信,但并没有放在心上。示警的人知道,这封信如果登报,可能会让日本人提前轰炸,甚至被南鲸政府问罪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