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光聪认真的说道:“当然有法活,只是凡事都要思考和打拼,这样才能活的像人样。”
在大哥的三年培养下,陈光聪也总算小有收获和进步。
面对小儿子的‘教育’,杨慧没好气的说道:“臭小子,还教育起你妈来。吃完饭,感觉把多的肉和菜,给你二舅家送去。我们现在是发达了,家乡的那些穷亲戚也不要忘了,你们老爸说过一句话,做人不能忘本。”
陈光良皱眉道:“来沪的亲朋好友,我不是都让二舅和光聪安排在车行和工厂做事么,你还掺和什么?”
又不是不照顾来投靠他的亲朋好友,有劳力就去车行拉车,长江车行的租金低,日子还是可以过的;亦或者机灵点的,就进维他奶工厂做工人。
面对大儿子的警告,杨慧又小声了一些,说道:“有些是实在亲戚,虽然有份工作吃穿不愁,但这没个好地方住,我和你二舅就张罗着给他们租房,几家挤一挤,总比住在棚户区好。这些人回家去讲,你也有面子不是!”
陈光良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:“谁不是住棚户区过来的。在这个上海滩,亲朋好友都是给介绍个工作,便已经算是照顾。谁要是有真本事,扶一把也没事;要是没本事,能吃喝也就不错了。不要说我绝情,哪怕亲弟弟没本事,我也给不了他有钱人的生活。”
杨慧只能说道:“知道啦,我心里也有数!”
陈光良点点头,也不再教育老妈了。
他给杨慧每个月是2000大洋的家庭开支,但他对生活其实要求也不高,所以钱肯定是很充足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