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洛斯高兴的说道:“没问题,我们挪威是海上最佳航海人,我们专业而勇敢。”
海盗出身,当然如此。
当然普洛斯的话,也让陈光良心中决定——建立属于自己的‘海事学校’,培养海运人才。等到四十年代抗战结束,他要用上华夏籍的船长。
最后,陈光良问了一句不着边际的话:“不知道华伦洋行在北美有没有业务?”
普洛斯说道:“有,当然有,我们的业务遍布全球。后续陈先生还有合作,尽管来找我。”
“好”
肯定是吹牛,这个华伦洋行在后世销声匿迹,可能是改名了,也有可能是倒闭了。
但在此时,却是一家业务做的很大的航运企业,毕竟挪威海运本来就厉害。
最近,陈光良通过《东方日报》在海外的关系,加强了在加拿大那边的信息通道。
一旦加拿大有国营铁路局拍卖船舶,他便可以第一时间得知消息,因为他是有针对性的布局,而且《东方日报》在海外的信息来源,基本都是来自政府公干人员,以及当地的华侨等。
之所以如此布局,是陈光良希望得到前世‘希腊船王’得到的那一批船,第一是价格可能便宜,第二是质量肯定好,因为前世奥纳西斯凭借这一批船,在二战都能大发横财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