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像很多人的想法一样,他确实是为了‘名’,而写文章的。
时间很快来到新的一周,《东方日报》跟踪报道了美国股市的新闻,基本上那边结束,第二天就能登上《东方日报》的海外板块。
事实也正如陈光良所料,美国的‘股灾’来了。
10月28日,史称“黑色星期一”。当天,纽约时报指数下跌49点,道琼斯指数狂泻38.33点,日跌幅达13%,这一天,已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。
10月29日,最黑暗的一天到来了。早晨10点钟,纽约证券交易所刚刚开市,猛烈的抛单就铺天盖地席卷而来,人人都在不计价格地抛售,经纪人被团团围住,交易大厅一片混乱。道·琼斯指数一泻千里,至此,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386点跌至298点,跌幅达22%,《纽约时报》指数下跌41点。当天收市,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交的历史最高纪录。一名交易员将这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历史上“最糟糕的一天”。这就是史上最著名的“黑色星期二”。
这个时候的沪市商业界,陈光良也凭借一篇文章‘封神’,引起更多商业人士和政治人物的讨论与关注。
在陈光良的文章中还指出‘美国股灾已经形成’,那么进一步将‘影响美国的经济’、‘美国经济将停止一战后的大增长,显然麻烦之中’。
“陈经理,我们《东方日报》的销量终于突破9万份了,多亏你的那篇文章呢!”黄春荪高兴的走进来。
陈光良摆摆手,笑道:“我们的销量本来就增长至接近9万份了,顺理其章突破罢了!”
哪怕是他们不追求销量了,但《东方日报》的风格实在太受欢迎,陈光良也体会到前世默多克的那种新闻风格好处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