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仅是一般的矛盾,怕是也用不着汇报给他。
看来,是‘三轮黄包车’在推广时,遇到了麻烦事。
周兴高很确定的说道:“我调查过,对方以我们的三轮黄包车抢生意唯有,进行了群起攻之。而这里面,似乎是顾氏车行在挑头。看来,是有车行觉得,这是动了他们的利益。”
何种‘利益’呢?
这个说不清,大概率是新生事物让很多人难接受。站在老板的角度考虑,如果要换车,需要一笔很大的钱;如果不换车,下面的车夫又觉得生意总是被抢,毕竟很多顾客一看三轮黄包车,显然更愿意坐。
陈光良点点头,说道:“这事无妨,把车修好就行,车夫给点关怀,继续运作三轮黄包车。另外,周哥你找点人传播点消息——就说据外国学者的调查,人力黄包车的平均寿命不超过四十岁,一生因为劳累过度,疾病缠身类似这样的言论,让其在车夫圈子里传播起来。”
从一开始,他想的也是逐步让‘三轮黄包车’替代‘黄包车’,让其有个过程。
而且,这个过程会让其顺其自然。
当然在舆论上,陈光良该做的还是会做。
前世从1937年出现三轮黄包车,等到1946年才逐步取代黄包车,当然这里面由于抗战问题,所以花费了十年时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