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个好问题!
但陈光良则很明确的说道:“价格还是按照上次的价格,临街八幢加50%(面积增加),临街八幢房先按幢卖。道理其实很简单,我们费尽心力的‘分期、分层’,无非就是拓展我们的销售对象。如果涨价,那么原本消费得起的人,最终也会买不起,很快市场就会呆滞。”
这一波‘地产浪潮’,已经被他完全改变,可能提前一年,沪市的地产就会‘供大于求’,出现呆滞的情况。
前世是1932年的‘1.28淞沪会战’将沪市的地产、地皮价格打爆掉(租界情况好一些),再加上其后世界经济萧条席卷到华夏来。
而这一世,‘过度的投资’可能导致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,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。
这些都是陈光良根据前世香港1955~1957那一波地产浪潮,而提前得出的结论。
郭德明点点头,说道:“老板说的有道理,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的楼要卖,所以市场的压力是有的!”
接下来,规划设计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,大家一一敲定。
最后,陈光良说道:“这次一幢临街的房子,作为我们的写字楼。另外再留两幢楼,作为长江地产的员工宿舍。”
不能光顾着赚钱,也得给员工们福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