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亩地,可开发一个200幢洋房的大型住宅社区,足足600层楼,甚至可以考虑建4层洋房。按照每幢1万大洋计算,那就是600~800万的售价。
退一万步来说,全部留着收租,陈光良也不是没有实力。
租界要到1941年底才沦陷,租金都能让其回本,当然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很快,陈光良就见到大华饭店的执行人伊利·嘉道理以及其他三名重要的股东,包括小亨弗里斯的父亲老亨弗里斯。
伊利·嘉道理,是‘上海·香港’嘉道理家族的创始人。
其早年从上海去香港时,身上仅有五百块钱。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股票经纪行,凭着犹太人的精明能干,嘉道理在股票买卖中赚到第一桶金。钱生钱的道理犹太人似乎天生就懂,伊利·嘉道理迅速将赚来的钱进行投资。他与朋友合作,于一九零三年成立了中华电力公司。尽管当年发电机的功率很小,香港也仅有少数洋人能用上电灯,但聪明的嘉道理已预见到电力事业是个大有发展潜力的行业。他集中精力专注于中华电力公司。一九零六年,伊利·嘉道理又购入香港上海大酒店的大量股份,成为大股东。
犹太富商嘉道理家族在上海拥有大量房产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位于静安寺的大理石大厦,又名嘉道理大厦。这座宫殿般的豪宅用料考究,工程总造价高达100万两白银,占地1.5万平方米,室内面积3300平方米,包含大小客厅和20多个房间,于1928年建成。
众人在大华饭店的会议室,进行了会谈,陈光良身边也只带了一个属下郭德明。
陈光良直接开价道:“对于这幅地皮,我们长江地产很感兴趣,就是不知道整个项目什么时候能交割。”
这个很重要,因为交割时间太晚,他可能来不及进行‘分层分期销售’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