殊不知,张竹平如今已经坐拥《时事新报》、时事通讯社,羽翼已丰,根本不可能再回头的。而且很多记者和编辑,实质上都是和张竹平一条心,正因为如此张竹平才能拿到一手的新闻资料。
《时事新报》。
张竹平和汪英宾也在商议对策,张开口说道:“我再在《申报》做一段时间,争取拉拢更多的人到我们的阵营。届时我一旦辞职,就会再办一份报纸。”
汪英宾开口说道:“你不如将申时通讯社也拉出来,毕竟那些记者更愿意和你做,这样一来,只要你出来,就坐拥两个通讯社和两份报纸,形成‘四社’的局面。”
这叫连锅一起端,因为申时通讯社也是张竹平和汪英宾用《申报》和《时事新报》的新闻成立的,开始算是卖了钱,也交给申报。
直到他们后来又成立一家通讯社,才正式卖《申报》资源给自己用。
张竹平一想也对,说到底申时通讯社是他主持成立的,法律上也属于他的名义持有。
“有道理对了,你对《东方日报》怎么看?”
汪英宾当即说道:“我们原本答应卖给他们全国新闻,是考虑到《商报》只是个小报,但没想到他们又成立《东方日报》,最近销量高达三五万份,显然已经对我们也是威胁。所以我建议,卖给他们的新闻不要一手的,看他们要不要!”
张竹平点点头,现在已经损害自己的利益,自然要考虑停止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