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光良开口说道:“汪先生,我们也是沪市的报社,你们卖给我们的消息,会不会晚一天。如果是这样,我们可不会买这种消息,还不如从申报上转载。”
所谓转载,其实就是抄袭,当然内容重新编辑一下即可。
反正这个年代,又没有什么版权意识。
当然这样一来,都是人家的二手消息,势必会失去很多读者。
汪英宾马上说道:“不是,保证是一手的消息,当然卖给你们的,也只是通过电话描述的新闻,具体需要你们自己去编辑。”
陈光良点点头,说道:“这是自然,既然如此,那我们谈谈价格吧!”
这是权宜之计,《东方日报》正在组建自己的记者网络,等时间一到,根本都不需要购入新闻。
更何况,陈光良也明白,《申报》的总经理史量才,绝不会坐视不管,早晚要收拾张竹平和汪英宾。
实际上,关于《申报》的史量才和张竹平的事情,陈光良也是了解一些。
大概意思就是张竹平负责《申报》,可谓一人之下,《申报》能有今天也有张竹平一大半的功劳。但张竹平雄心勃勃,具有远大理想,不甘长期屈居人下,为他人做嫁衣。随着《申报》达到鼎盛,仅在史量才一人之下的张,地位日高,权势日盛,报馆内一切对内对外事务,他时常提出自己的意见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