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杜月笙看来,投资报社生意还是值得的,投资记者和文化人更是很有必要。
“杜先生,他想借助我们的力量,我又何尝不想投资这个年轻人。你说是吧?”洪雁宾笑着说道。
杜月笙闻言,恍然大悟的说道:“你啊,比我还看得远,这个年轻人确实有点本领。”
对于洪雁宾的本领,杜月笙还是非常佩服的,甚至给予很高的评价——「洪雁宾的法道比我还要大!」「劲道十足,高山大海都挡伊不住,」「横冲直闯,阿像是部无轨电车?」。
话虽然这么说,但是,洪雁宾仍旧是他最着重,最欢喜的学生之——他有事务长才,能将一团乱麻理得清清楚楚,任何烦难的事情,到了他的手上,莫不迎刄而解。
洪雁宾说道:“不是我比杜先生看得远,而是我和陈光良接触的多。所以他说要合伙,我当即就答应下来。毕竟对我来说,没有什么损失,真要亏本了,他亏的最多!”
杜月笙摆摆手,说道:“我等会让账房给你拿5000大洋,你这次办报的损失算我头上,再说我一向喜欢投资报业,这个新报纸你替我算是打入进去。”
“多谢杜先生”
洪雁宾没有推辞。
两人聊了一阵,杜月笙很好奇陈光良如何扭转局面,所以让洪雁宾要常向他报告一下,看看是否真有那么神奇的人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