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德明的建议,便是根据这些依据,当然也有其它方面的原因——例如现在房屋缺口大,中产阶级需求旺等。
“可行,售价一样!”
短时间内,供需的关系让陈光良很有信心卖掉!
当然,估计三年后,沪市的洋房供需关系就会打破,并不是说大家都有住房,而是中产阶级的需求已经饱和;如果再碰到‘第一次淞沪会战’,怕是有一波大暴跌。
举个前世的例子:1930年后,为了给大陆银行的资金寻找出路,谈荔孙与哈同洋行签约了一块地皮,建了一栋大楼(大陆商场),本想着大赚一笔的,可是在一年后,淞沪战争爆发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让大陆商场亏损严重。大概数年后,大陆银行没办法只能低价售卖给哈同洋行,还要赔付现金30万元。(在大陆银行投资房地产的这个项目上,谈荔孙不仅白送了一栋大楼,还贴了30万,总损失百万元的巨额)。
充分说明两件事:第一,世界经济危机要在1931年后才影响到华夏;第二,第一次淞沪战争影响很大,不仅毁灭了闸北,更让沪市地产蒙上一层阴影。
‘幸福家园’项目在短短的两个多月,为陈光良带来很大的荣誉,报纸也时不时报道这个项目的模式,虽然还不足够的详细,但通过‘分室出售、到期还本’这八个字,还是让很多地产商开始学习起来。
更有报纸报道出,这幅土地实际上是租赁的,而所谓的长江地产,不过是一个年轻人找了一个会计师、一个建筑师,三人仅拿出1000大洋,便完成了这个项目。
一时间,不仅是‘幸福家园’成为沪市地产商学习的对象,就是陈光良本人也开始被很多人熟知。
这不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