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光良来到南鲸东路的永安公司大楼,随后走进由永安公司举办的‘大东跳舞场’。
后世所谓的‘民国四大舞厅’——百乐门、仙乐斯、大都会、新仙林,都尚未登上舞台,那都是三十年代的事情。
说起‘舞厅’这门生意,真正崛起是在二十年代初期。
在1922年,一品香旅社模仿西洋人举办新式聚会,很多中国的达官贵人参加,之后交谊舞迅速火遍上海滩,舞厅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永安公司迅速捕捉到这一信息,开设了上海第一家对外营业的舞厅——大东跳舞场。
伴随着这个行业的成熟,自然也会迎来大量的新资本,所以三十年代诞生了‘四大舞厅’才算真正的巅峰。
在大东跳舞场,陈光良和王左义,以及由王左义介绍的新朋友——会计师陈树坤,三人坐在一起。
另外,陈光良的保镖周兴高、林峰也安排了一桌。
今天既是来玩的,也是来谈事的。
舞厅也可以点餐,还有舞女在一边候着,静待客人邀请,当然都是有偿的。
这个年代,一个半红半紫的舞女,收入可达200大洋,而舞女基本也能拿到100大洋的月收入;这对于一个普通工人只有10大洋的收入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非常赚钱的行业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