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陈光良现在突然发现一个问题——地皮可能需要三年后,甚至可能四年(1931套现),这相当的占用资金。
假设在增加40~50辆野鸡车的情况下,陈光良明年才有可能偿还所有的贷款和利息。
本质上来讲,陈光良的事业相当于陷入一个‘瓶颈’。
所以,陈光良最近刚刚兴起一个念头——再购入一幅地皮作为投资后,他需要利用智慧,去做一门生意。
这门生意既可以赚到很多的钱,还能提高他在商界的地位,而且条件还得是——‘空手套白狼’,因为他只有很少的本钱。
而且,他手中的地皮,只是作为‘炒地皮’用途,不打算用来投资地产。
这个年代的地产,是按照‘整幢’购买的,不存在分层、分单元。
所以哪怕是鲁迅那样的文豪,在沪市也买不起房子,因为普通的住宅都是开发商用来出租的,花园洋房和别墅又不可能买得起。
沪市的大业主,包括虞洽卿这样的宁波商人首脑,其在沪市的房屋大概有数千套;而犹太商人哈同,每年收租都在百万银子左右(写字楼、公寓等),而且还在扩张中。
其余业主还包括银行、洋行等,他们开发大量的公寓出来,然后只租不售,垄断着沪市的住宅。特别是那些银行,特别喜欢购买地皮投资,或者开发地产项目用于出租。
所以,哪怕是是陈光良也买不起房子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