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七十九章 租地盖房 (2 / 6)

作者:任猪飞 最后更新:2025/7/3 8:54:58
        王伯元(1893生)名怀忠,浙江慈溪人。14岁时进金号当学徒,23岁时被聘为涵恒金号的经理,该号收歇改任天昌祥金号副经理。民国10年(1921年)创办裕发永金号,自任经理,又入股多家金号。因在标金买卖中,判断行市准确,手法又甚不凡,每下注必赚大钱,成为巨富,被称为‘金子大王’。有了巨额资财,他就分散投资到钱庄、银行、银公司、保险公司和工厂、地皮等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,王伯元的身家是数百万之巨的富豪。(前世,王伯元在1929年接办‘华夏垦业银行’,个人就出资145万元)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在沪市这个地方,拥有数百万的巨资,才算得上真正的富豪;而拥有千万的资本,才是顶级的富豪。

        像陈光良这样级别的人,只能勉强算是个‘有钱人’。

        简单的打个比方:一套公寓(80个平方无公摊)的租金,大概是在40大洋,而且首先还需要500大洋的‘顶手费’。这套公寓的价值不好说,因为这个时代物业是按幢买卖的,且很少有人愿意出售物业,毕竟收租更划算;但若真要来估值,一套80平米的公寓,差不多也得要4000~5000大洋吧。

        (鲁迅1927年来沪市,租的是公寓,顶手费500大洋,只能先分期支付200大洋,每月租金在40大洋的样子;徐志摩1927年来沪市,租的是小洋房(不带花园,类似后世的联排别墅),每个月租金150大洋)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说,陈光良的净资产大概也就是3~5万大洋的规模,折合下来也就买得起不到十套房,相当于后世的千万富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王老板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容许我介绍一下,我叫陈光良,是长江地产的总经理.今天来找你,是希望租赁你在愚园路608弄的那幅地皮!”

        总算在办公室里,见到了王伯元,陈光良大方的自报门户,但是以‘长江地产’的名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