默认冷灰
24号文字
方正启体

第十五章 贷款事宜 (1 / 6)

作者:任猪飞 最后更新:2025/7/3 8:54:58
        这个年代的沪市,neonlight(氖灯)才刚刚兴起,故马路上基本仅路灯微弱的灯光,倒是黄包车上一般晚上都配备了煤油灯。

        去年(1926)的一个夜晚,NJ东路江西路口的英商伊文思书局门口挤满了好奇的脑袋。橱窗里,一个小小的‘皇家牌’打字机广告却有着稀奇的红蓝两色灯光。

        看痴了的路人问这是啥,洋老板得意地说:“neonlight”(氖灯)。于是,大街小巷开始流传一种叫‘年红灯’的东西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,‘年红灯’便兴起沪市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年,胡北路上的“中央大旅社”和“tralhotel”中英文字在夜空中熠熠生辉。这块最早的中英文对照“年红灯”招牌,出自华夏第一家“年红灯”制造厂——沪市远东化学制造厂之手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所谓的‘年红灯’,后世又叫做‘霓虹灯’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沪市将在三十年代将形成‘远东不夜城’。至于此时的香港,不过是一个乡下小城而已,和沪市完全不能比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。

        据陈光良的了解,1927~1937年是沪市发展最好的十年时间,经济发展得非常的快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一个原因是,明年沪市才正式成立‘沪市’,而现在叫做‘沪县’,租界不在此内。

        沪县原本不大,明年国民政府将江苏的几个区划分给‘沪县’,从而形成后世的‘沪市’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(←快捷键) <<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>> (快捷键→)

大家都在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