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.....我还是很好奇,你说的合作是什么?”
陈光良便解释道:“目前,一辆黄包车的租金一个月可以收租近三十元,而一辆黄包车全新的也就一百元,再加上一百五十元的牌照费,相当于成本是二百五十元,仅需八个月差不多就能回本,这是其一;现在全国形势是不容乐观,GM党正在四处发起清D,所以接下来会有很多人流入沪市,不仅仅是地产很有搞头,就是交通也很有搞头,所以黄包车的牌照一定会继续上涨,将来三百、五百也不一定。”
“没想到,陈先生还有如此的见识,你这个合伙人我认了。”
从陈光良能讲出,接下来有很多人会来到沪市避难、生活,地产和交通都会有投资潜力时,李超便觉得这个合伙人是非常不错的。
李超本人也只是出身一个中低产阶级,加入工务部交通科的薪水不算高,也就三十多元,其它全靠额外的油水,例如倒卖牌照,但这个上面要吃大头的,他能分的也不多。
陈光良高兴的说道:“有李先生加入,那我们的事业真是如虎添翼。我的想法是,筹措六百大洋的原始资金,购入两辆黄包车并上牌,再购入一辆黄包车做野鸡车。”
李超疑问道:“野鸡车?你不怕被查?这个可不归我们交通科管,巡警逮住可是现场处罚,甚至扣留。”
陈光良自信的说道:“要想发财,自然要冒险。不过我跑过一段时间,发现野鸡车有生存的空间,只要三个月不被抓住,成本便回来了。就算被抓住,只要塞钱,亦或者交一定的罚款,都可以过关,成本是可以接受的。”
李超思考一下,说道:“兵分两路也是个办法,这样我投200如何?”
陈光良马上说道:“正合我意,我也是投两百。其余两百都是我认识的可靠车夫.....他们若是车行的股东,这个生意更安全,大家也更团结。”
李超感叹道:“陈先生的每一步,都十分专业。车夫来做股东,恐怕沪市上百家车行中,你还是唯一的一个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