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问题是,在制定战略发展的同时,盛田昭夫却未承担起发展的管理责任。
八十年代初,盛田昭夫卸任索尼社长职务,只在董事会任职,并逐渐淡出了索尼的一线运营管理。
而盛田昭夫手中的权利,被过渡给接班人,索尼的新任社长大贺典雄。
而出任社长的大贺典雄,成长在索尼这个非典型的家族企业中,养成了一边对他的“主人”盛田昭夫唯命是从,一边又在索尼内部充当说一不二的“暴君”角色。
盛田昭夫常年身处阿美利卡,坐镇索尼总部的大贺典雄又因为身体原因,只能通过电话指挥索尼的阿美利卡总部。
就是在这种奇怪的关系下,索尼收购哥伦比亚影业的行动开始了。
偏偏这种大形势后沟,又是一种很折腾人,很繁琐的事情。
价格谈判、战略接轨、组织设计、组织结构调整、裁减人员等等重要的内容,需要的是一个专业过硬,能力全面的工作团队。
但索尼奇怪的上层关系,导致他们在这方面很不健全。
最终只能简单粗暴的把所有工作,都委托给阿美利卡的团队去负责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