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还是那句话,换地权益书对李长河来说,代表的不仅仅是土地,而是未来新界土地的开发权。
房价是未来影响港岛生态的重要问题,而新界土地的难以开发又是阻碍港府生态,炒高港岛楼价的重要推手。
李长河记得,未来光新鸿基和恒基兆业,联手持有了接近六千万平方尺的新界农地,算下来,这是足足六百六十六公顷的土地。
而未来京城天通苑的面积是11平方公里,也就是1100公顷左右。
天通苑的居住人口是60万人,那还是京城的规划。
如果以港岛这种公屋性质的规划,李长河觉得这个人口容纳数量能再翻个倍。
李长河不要求扫光市面上所有的换地权益书,只要他持有的换地权益书面积超过新鸿基和恒基,那么未来理论上来说,他能给国家提供最少供五十万人居住的可开发公屋土地。
这对于高层渗透进港岛,影响港岛民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张王牌。
而且,哪怕是修建公屋,工程和产权,也大概率是落在李长河自己的手中,毕竟他只要把这些地块拿出来配合高层的政策就可以。
并不是说一定要把土地交给国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