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别说话,先安心的看。”
后排传来了其他观众低声的讨论声,而后整个电影院里面陷入了沉默。
电影的整体故事线,跟李长河的并没有太大的区别,甚至刻意把主角给美化了。
李长河不认识演员是谁,但是这个演员把主角崔安刻画的很生动形象,甚至整个人彰显的极其乐观。
哪怕是被他全力帮助的女孩抛弃了他,崔安也没有放弃,依然热爱着生活,热爱着一切,甚至热情似火的开始复习准备高考。
此时电影里面的崔安,是极具感染力的,就连李长河都觉得,这个人真的很好。
但是看到这个跟不同的改变,李长河就猜到了结尾。
前面人物有多乐观,后面人物一定就有多悲惨。
果不其然,结尾那里,导演一改李长河的隐喻,直接用了明示的手法。
邮递员照常给大队送信,大声的喊道:“崔安的信”
镜头给了这封信一个特写,就是装着录取通知书的信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