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里还有这幅画的由来,崇宁元年中秋,赏月,见苏词,无过如此!”
“崇宁元年,这一年九月就是大名鼎鼎的元祐党籍碑。”
“所以从历史上来说,这幅苏轼的字,应该是蔡京带给赵佶,赵佶看不上苏轼的字,作画,又同样写了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这首词,然后赏给了蔡京。”
张士奇认真的在那分析说道。
李长河则是安静地听着。
“那这两幅是真迹?”
李长河这时候惊喜的说道。
赵佶的也就算了,如果苏轼的这幅字帖真的是真迹的话,那价值可就大了。
“真迹?”
“我觉得大概是真的,但是到底是不是真迹,我说了不算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