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对!”
易刚和何晓峰也凑了过来,一左一右把老陶挤在中间,然后抻着头跟陶海肃一起了起来。
“1900年,当沙俄的野心从远东蔓延向中国的北方的时候,在沙俄腹心卡卢加行省基洛夫市下属郊区的一处小农场中,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的小男孩诞生了,没有人能够想到,二十年后,他会一手改造这个庞大的野蛮帝国”
当看到李长河写的开篇第一段话之后,陶海肃和易刚他们就被深深地吸引了。
然后,三个人认真的往下了下去,本来他们以为李长河写的会是历史上的什么大人物,但是看到最后,发现并不完全是。
对方当然也是个人物,但是并不是青史留名的那种,相反,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。
但是他却以一己之力撬动了苏联跟欧美的工业援助计划,然后让新生的苏联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开始向着强大的工业国转变。
而这期间,李长河穿插着用各种数据和文献来佐证人物逻辑的创作方式,也让他们看的丝毫不觉得枯燥。
第一份稿子,字数足足一万五千多字,但是老陶他们却坐在那里,一口气看完了。
“好,写的太好了!”
“最重要的是,通过鲁契科夫的视角,看到了整个国家行业方向的转变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