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南祝仁水平,自然不会把“老师”真的当成老师。
之前几次和对方有关的过程中。
对方在电话里奇怪的说话方式、大鼻子和小眼睛同学对自己的诡异态度、最近突然到手的不正常案例……
再结合记忆中的那场事故,以及事故发生之后的一些模模糊糊的遭遇。
都让南祝仁很难把林笠霖划入到“友”方的阵营。
至于是不是“敌”,还要再进行评估。
也是因此,当林笠霖邀请南祝仁谈话的时候,南祝仁想也不想地就答应了。
——毕竟对一名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,还有什么评估方式比见面聊一聊更加干脆的呢?
虽然,这其中有一个小问题。
对峙的对方,也是一名深耕心理学领域多年的学者、一名闻名遐迩的教授。
心理学就是那种符合大众“越老越妖”的印象的学科。
因此,在客观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运用的方面,林笠霖绝对是胜过南祝仁的。南祝仁如果贸然前来对线,反而有可能会被压制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