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影片播放到30分钟左右,画面开始频繁的出现条状撕裂,后来越来越严重,到了40分钟以后,几乎是只能听见声音,整个画面已经糊成一团。
翟远皱眉问:“什么情况?”
东洋仔也不明就里,直到松本雄按下暂停,将光盘从放映机里退出来,大家才发现刚才还崭新的光盘现在上面已经布满了划痕。
三个搞技术的凑在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,最后得出结论。
松本雄说:“更换了新的烧制方法,光盘的转速比标准转速更快,引起振动和发热问题。”
翟远问:“然后就刮花了光盘?”
松本雄说:“准确来讲,刮花的不是光盘,是光盘外面的涂层。”
在东洋仔的科普下,翟远又了解到真正模拟激光信号的并非光盘本身,而是外面那层泛着彩光的薄膜。
这玩意是用染料聚合层记录信息,原本的12英寸光盘用激光模拟信号时,这层薄膜几乎不会消耗,但现在缩小了尺码,光盘转速增加,产生的热量和振动让染料快速降解,导致数据变得无法读取。
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,就是更换涂层材料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