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访他的媒体是《电影双周刊》。
去年这家杂志推动主办了第一届金像奖,但知名度不高,所以今年除了邀请星岛报业,更希望有邵氏的加入,联合主办第二届颁奖典礼。
“六叔,据我们了解,七十年代之后,邵氏已经很少聘用东洋导演?”
《双周刊》的老板之一施求义将录音机摆在桌上,想通过聊电影的方式跟邵毅夫拉近关系。
邵毅夫笑呵呵点头,一团和气:“当初聘用东洋导演,亦都是看中他们电影业发达,但是后来我们的人通过给东洋导演做助理,也都成为出色的导演,比如桂冶洪、徐增红这一批,而且秦平、郑佩佩他们这些演员也从东洋演艺学校留学归来,便不必再依靠东洋仔。”
施求义见邵毅夫侃侃而谈的模样,心中松了口气,知道选对了话题。
于是接着拍马屁道:“的确是这样,当年香江上映过很多东洋电影,逐渐就只剩邵氏一家,请问六叔你对东洋电影有什么看法?”
邵毅夫想了想,说:“过去东洋片经常被我们选做十大外国电影,五社英雄、渡边佑介和野村芳太郎这些东洋仔很收欢迎,当年最卖座的就是武士道电影,不过后来我们自己开始拍《独臂刀》系列,东洋仔那一套就逐渐失去市场。”
施求义低头翻了下问题本,接着问道:“除了邵氏挤压了东洋电影的生存空间,你觉得东洋电影在香江走下坡路,还有没有其他原因?”
这个问题让邵毅夫沉默了十几秒,才缓缓给出回答:“我现在虽然将重心转移到电视剧发展上面,但放眼电影圈,仍觉得这不是一个良好的现象,邵氏当年能成功就是吸收海外先进的创作经验,现在市场在故步自封,不利于发展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