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边袁和平不懂内地的行情,听到这个价格微有些吃惊。
六十万人民币拍一部戏,拍实验短片吗?
翟远对他解释一句:“内地演员、布景相对便宜,制作费基本都花在拍摄上面,物价也低。”
如今是计划经济的年代,内地演员一般也只拿本单位的标准工资,最多加一笔劳务酬金。
黄浦制片厂比燕京制片厂更有钱,开出的酬劳更高,每天会多给五块钱的住宿费和两块钱的夜宵费。
笼统算下来,一部电影平均一年的拍摄周期,主演到手收入约莫一千五百块左右,相当于这年头普通工薪阶层三五年的总收入。
这样对比下来也不算低,但跟外埠演员动辄几十几百万的片酬比起来,便显得有些微薄。
“咱就别麻烦黄浦制片厂了,他们去银行贷款也挺麻烦。”
翟远跟袁和平交头接耳两句,扭过脸对谢晋说:“这部戏我先投三十万,后续不够的话再补。”
周围内地导演们闻言,眼中全都泛起绿油油光彩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